爬架體系的鋁膜組裝
發布日期:2023-09-26 16:18:08 訪問量:2089施工人員在布置爬架體系過程中,根據該項目裝配式施工技術特點,決定將爬架布置在剪力墻附近,分別在陽臺內側、邊梁以及剪力墻內側布置爬架設備,通過爬架體系的3種不同構建形式,確保爬架系統整體穩定性。施工單位運用信息化技術,對爬架設備進行遠程遙控,對全部爬架系統進行統一的部署與調控,進一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。爬架系統運行過程中,爬升環節需要耗時3h,同時施工人員根據施工現場塔吊位置、鋁模板組合情況以及預制部件的外形等因素,對爬架進行優化設計,確保爬架與建筑物主體結構的連接處為現澆砼部件,保證爬架的穩定性與安全性。
在工程施工正式開始之前,施工人員利用BIM技術,對每一種類型的裝配式部件進行模擬組裝,并根據施工過程以及預制配件的實際尺寸、形狀,對鋁模板進行裁剪,確保鋁模板的形狀符合施工現場現澆作業標準。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現澆部件的參數精度,還可以省去在施工現場裁剪模板的過程,節省了大量時間,確保每一塊鋁模板都能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。施工人員對預制部件進行吊裝以及拼接,在確定預制部件已經安全就位之后,對梁體以及墻柱進行綁扎,同時進行鋁模板的安裝以及校正工作,如圖2所示。
預制構件的吊裝以及拼接,與鋁模板現澆作業存在一定差異墻面貼合,本工程中,施工人員使用陽角鋁模板與,將重合的寬度控制在70mm,并使用螺桿固定墊片,為了避免澆筑過程中出現漏漿的情況,需要使用尺寸為110mm×80mm×8mm 的墊片。鋁模板以及預制墻體本項目中二者的水平距離控制在90mm。豎向距離控制在650mm,并利用專業檢測設備對螺桿預留口的位置進行檢測,確保其偏差值在合理范圍內,如果超過合理偏差值,則可能影響預制部件與現澆部件的連接質量。